为贯彻落实“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榆林市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5月8日,靖边六中迎来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校入校指导,并以此为契机,成功举办了以六中为牵头学校的“教共体”联片研修活动。
会议由靖边六中副校长詹鹏主持,靖边六中校长张文利首先对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校入校指导和市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也将为教育带来深层变革。面对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冲击与影响,教育应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透过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双重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教学”到“学教”,人工智能改变了教育的方法,也考验着我们该如何教育学生。
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延凌云在讲话中对实施试点项目的重要性和目前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能推动学校信息化应用新常态,赋能老师、赋能学校,实现减负提质增效,形成课堂教学的新样态。
本次活动以我校两名道法学科教师课例展示,专家点评指导、专题讲座为主要活动内容。
刘光荣老师常态课展示
“我爱道法,我爱道法,道法课堂有欢笑……”在学生的喜悦声中刘光荣老师开始了她的常态课教学。三尺讲台,桃李芬芳,道法之道,崭露头角。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刘老师通过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小组合作讨论为基本展开教学。她以一个人物的案例为主线,张弛有度地引导学生理解监察机关的相关知识,从容亲和的让学生畅享自己未来的工作。进而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未来的中国一定是政清人和万家康乐,春花秋实一片繁荣。
专家点评
专家简介:李晓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 点研究基地副教授、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国培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 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刘佳老师研究课展示
刘佳老师带领七年级的孩子们展示了研磨课《我们的情感世界》,从课堂模式看,她巧妙融合了我们正在探索研究的大单元教学,借助“情感大闯关游戏模式”,设计“话情感”,“品情感”,“悟情感”三关。通过动画《小妖怪的夏天》,了解情感的丰富和复杂性;通过设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悟情感作用。并用“勇攀高峰”的小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刘老师在课堂中采用探究式和情境式教学,让学生悟中学,学中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明白关注自身情感,不断传递情感正能量,最终落实培养健全人格的核心的素养。
专家点评
互动交流答疑环节
专题报告
李晓东教授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施》为主题的讲座,从理解实施根据,制定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落实灌启结合,促进知行合一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施的策略,让与会的领导、老师们获益匪浅。
最后,李教授勉励新时代的思政课老师们:“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
教者若用心,学者必受益。靖边六中“教共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相信老师们在今后教学活动中,一定会在课堂中注重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加强新课标理念下实践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