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实验校项目专家入校指导活动专题报道(五)--专家引领明方向 联研活动谱新篇

[云平台动态] 2023年04月12日

4月11日,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学校及课题研修项目小学道德与法治第三期主题教研入校指导活动走进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海淀区学科督学张玉兰老师,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组辛璐莹老师,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延凌云。榆林高新第一小学校长冯班连,副校长曹伦、郭艳利、张玉梅及全体道法教师参与了本次联研活动。项目组辛璐莹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项目组辛璐莹老师主持活动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副校长张玉梅致辞,接着进行课堂展示。第一节展示的是陕西省教学能手高娟老师带来的常态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高老师不仅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还运用新媒体链接生活中的真实典型案例,引导同学们真切体会生活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公共意识,做到自觉自律。为榆林创文尽力,争做文明小公民,便成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也成了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


高娟老师展示常态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节展示的是冯倩倩老师的研究课《虎门销烟》。冯老师通过分析各种史实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人物故事、感悟革命先烈的抗争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反思历史。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践行了新课标理念,落实了道德与法治作为革命传统教育核心课程的作用。接着,冯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教学思路设计与教学过程说明、作业设计与评价、资源选择与运用说明几方面进行了单元说课。



冯倩倩老师展示研究课《虎门销烟》


专家张玉兰老师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能联系生活、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可取之处,接着分别对两位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建议。她指出,运用技术不能停留在技术表面,而应该通过技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活场景,从而发自肺腑引起思想共鸣,最终落实在行动中。


专家点评


下午,张玉兰老师作了《技术赋能 根植生活》的专题讲座。张老师从阐述认识,理解核心词;做好学情,发现真困惑;对接课堂,解决真问题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技术赋能情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面临的诸多挑战下的解决方案。健康玩游戏、网络新世界、不一样的你我他……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在座的老师恍然大悟,犹如醍醐灌顶。原来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道法课才是当今人工智能时代真正高效的道法课!

专家讲座


最后,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副校长张玉梅作了总结。她说,本次联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实践教学理论、引发积极思考、共同交流探讨的平台,而且为老师们今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副校长张玉梅总结

专家与部分听课老师合影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将以此次联研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教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一定能打造一支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谱写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