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实验校工作,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3月31日,北京市教育研修学院指导专家刘克臣,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科科长李智荣、项目组吴亚丽、海明阔,神木市教研室主任訾晓彬和教研员任贵廷、李英、温玉良等深入神木十一中试点学校,探索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模式,神木十一中全体数学组老师积极参加指导培训。
展课堂
神木市第十一中学作为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实验学校,数学项目组刘琴和李伟雄、贾瑞芬、李鲜爱和杨丽老师,经过前置资源的学习、校本研修、对初始课例进行打磨,由杨丽老师展示常态课《倒数》,贾瑞芳老师展示主题探索课《小数点搬家》。
杨丽老师 《倒数》
杨丽老师说课
贾瑞芬老师 《小数点搬家》
贾瑞芬老师说课
促点评
观摩课堂后,神木十一中刘琴老师对两节例课设计和教学环节做出点评,刘克臣老师进一步详细指导如何落实数学素养目标,把课程内容转化为素养表现,把数学概念变为可以触摸感性的实际应用。
听指导
下午,神木市第十一中学李伟雄老师作《单元说课》研磨,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刘克臣老师指导单元教学从知识的整体和结构入手,围绕大概念设计、组织、开展教学。
认真聆听
互动环节
最后,神木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刘爱琴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
她首先对专家们的莅临指导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刘克臣老师富有智慧的点评和专业的指导,打开新时代数学的新格局新高度,同时为数学教育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有模式、有框架的落实在今后常态课中。
看得清方向
说得出任务
抓得住关键
想得了办法
学得好本领
用得活技术
巅峰登顶
却见天之高远
深谷虚怀
尽感地之博大
新时代教育的长途中,神木十一中将进一步明确方向,持续开展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研究,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推进。